RCCSE《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第六版)新鮮出爐

金平果RCCSE《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第六版)新鮮出爐

 

—其權威和核心期刊可作為科教評價數據來源之一


學術期刊是學術成果評價、發表、展示和傳播的主要載體,是服務于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文化創新體系的重要平臺。評價工作是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科學的評價工作是事物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推進劑。學術期刊評價工作是檢查、評判辦刊實踐成效的重要手段。


金平果RCCSE《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是邱均平教授團隊創立的四大科教評價報告之一,于20093月正式推出第1版,隨后于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分別推出第2版、第3版、第4版和第5版《報告》。在十多年的努力中,本項目組在評價方法、評價指標、評價系統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科學評價體系,是國內主流的七大期刊評價體系之一,現已有2000多家出版機構和800多個科研管理部門將《報告》的評價結果作為辦刊質量評估和科研成果統計的重要參考工具。


經過前期11個月的努力,《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項目組已于近日完成了《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第六版)》評價結果的研制工作,并于今日通過中國科教評價網正式對外開放評價結果的查詢功能,同時提供“中國權威學術期刊證書”和“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證書”電子版的下載功能。本次評價工作在繼承前5版《報告》評價理念和科學做法的基礎上,根據當前學術文獻傳播模式的變遷和國內學術期刊出版工作的發展實際做了諸多調整和創新?!秷蟾妫ǖ诹妫返难兄乒ぷ靼ㄖ形膶W術期刊的認定和中文學術期刊的評價兩個部分,其中共認定中文學術期刊6390種,評價得到權威學術期刊(A+等級)366種,核心期刊(AA-1693種,B+等級(準核心期刊)1914種,B等級(一般期刊)1847種,C等級(較差期刊)570種;此外,我們還對255種高職高專、成高院校學報和129種中文OA學術期刊進行了獨立的評價研究,最終得到78種高職高專、成高院校核心學報(含AA-等級),43種中文OA核心學術期刊(含AA-等級)。

 

從整體來看,《報告》(第六版)具有以下特點:


1)堅持評價管理與信息服務的評價導向

“沒有科學的評價,就沒有科學的管理”——一直是“金平果”四大評價報告研究工作的出發點和目標。本《報告》的研制目的是為學術期刊事業管理和未來發展提供決策支撐,為單個期刊的辦刊過程提供階段性的綜合辦刊成效檢驗依據,為相關學科的讀者、作者有效獲取高質量的學術期刊或論文資源提供精準的信息推薦服務。具體來講,《報告》(第六版)不僅提供了中文學術期刊的認證方案和認定結果,建立了第三方中文學術期刊的動態認定機制和查詢系統,而且還提供了基于學術影響力的已認定學術期刊的分學科綜合評價排序及分級結果榜單,并提供了完全免費的認定結果與評價結果的在線查詢和相關證書下載功能。


2)堅持分類評價原則,不斷細化學科分類設置

按照不同屬性類別分組開展評價工作是復雜體系開展評價工作的常用方法,因學科規模、學科發展水平、學科內科研成果產出能力、學科交流特點等方面的諸多差異,學術期刊的評價工作必須在同一學科下進行。這是當前學術期刊評價工作的前提,也是其他相關學術評價的基本要求?!秷蟾妗罚ǖ诹妫├^續按照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GB/T 13745-2012)的一級學科設置情況,在62個一級學科類別和3個綜合性學科類別的基礎上,將原有的社會科學綜合類目分設為人文科學綜合和社會科學綜合兩個類別,將自然科學綜合分設為自然科學綜合(偏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類)和工程與技術科學基礎學科綜合(偏工程與技術類),同時,在760藝術學學科下分設760藝術學-電影、電視,760藝術學-工藝與設計(含陶藝、雕塑),760藝術學-繪畫與書法,760藝術學-戲劇、戲曲與舞蹈,760藝術學-音樂和760藝術學-藝術綜合6個子學科,以提升這些學科的分類評價效果。 

3)堅持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突出綜合評價導向

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各自優點和局限逐漸被深入挖掘和認識,基于文獻計量視角的學術期刊定量評價方案簡單高效,但不容易找到或創新一個或一系列獨立的定量指標和高質量的評價數據來評測學術期刊的綜合質量和影響力水平,而學術期刊評價中的定性評價實踐則主要是以專家的前期專業知識結構和經驗為基礎,按照定性評價要求來對學術期刊進行基于期刊質量或聲譽的評價,雖然其能克服定量評價中過于重視數量而淡化質量評價的問題,但定性評價結果容易受專家個人歷史經驗和情感因素左右,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隨著評價科學的不斷完善,基于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逐漸被得到認可,但其“結合”模式需要繼續探索和完善。在《報告》(第六版)中文學術期刊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中(如表1所示),為了適應當前學術文獻引證峰值后移和引用半衰期增長的變化,在引證指標的布局上,項目組在傳統2年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等指標的基礎上,引入了5年影響因子指標,實現了對長時間窗口下學術文獻被引證能力的監測,同時適當增加了即年指標的權重設置,提升了即年論文引證效率的考察力度,整體上實現了即年影響因子(即年指標)、2年影響因子和5年影響因子的綜合考察等。


金平果RCCSE《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第六版)


4)堅持學科內得分排序和分級管理相結合

學術期刊評價結果對于期刊資料館藏、科研成果管理、讀者選擇性閱讀、作者針對性投稿、辦刊效果檢驗及發展目標定位等均具有積極的參考和借鑒作用。詳細而多維度的評價結果對于提升期刊評價結果的使用價值具有直接的作用?!秷蟾妗?/span>(第六版)繼續采取按學科得分排序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方式來呈現本版期刊評價結果。本評價結果不僅能顯示其在該學科下的等級歸屬,也能呈現期刊在同一等級下的綜合得分及其排序情況,適應不同對象和不同層面的需求?!秷蟾妗罚ǖ诹妫┰谥形膶W術期刊的評價結果中,學術期刊按得分排序結果在同一學科下被劃分為A+(權威期刊)、A(核心期刊)、A-(擴展版核心期刊)、B+(準核心期刊)、B(一般期刊)、C(較差期刊)6個等級,其中A+取前5%,A5%20%之間的,A-20%30%之間的,B+30%60%之間的,B60%90%之間的,C90%100%之間的。高職高專、成高院校學報和中文OA學術期刊的期刊等級均分為:A,A-,B+,B,C 5個等級,其中A取前20%的,A-20%30%之間的,B+30%60%之間的,B60%90%之間的,C90%100%之間的。這三種評價體系中的等級數量劃分均呈現中間大、兩頭小的正態分布,與文獻計量學中期刊載文量分布規律和文獻引證分布規律相吻合。


5)將學術期刊認定和學術期刊評價工作有機結合起來

健全完善的學術期刊生態體系必須建立科學的學術期刊評價制度和動態的學術期刊準入-淘汰機制?!秷蟾妗?/span>(第六版)既繼承和發展了中文學術期刊評價體系,也構建了第三方的中文學術期刊認定機制,建立了中文學術期刊信息管理系統,不僅能為相關機構或個人提供學術期刊認定名單,也能給出多維度的學術期刊評價結果,為構建完善的學術期刊生態系統,在理論與實踐層面均創新和發展了學術期刊動態準入-淘汰機制和中文學術期刊評價體系。此外,中文學術期刊信息管理系統還能為辦刊機構免費提供電子版的學術期刊認定證書和核心學術期刊等級證書。


366種權威期刊(A+)見附件。其他具體的期刊評價結果請訪問以下網站:


中國科教評價網期刊評價工作主頁:

http://qk.nseac.com/

中國科教評價網期刊信息征集系統注冊入口:

http://qk.nseac.com/register.php(注冊)

中國科教評價網期刊信息管理系統登錄入口:

http://qk.nseac.com/login.php

(登錄查看期刊評價結果、證書下載)

 

《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項目組

2020.10.21


附表:“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分學科權威期刊名單”見下表:


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分學科權威期刊名單

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分學科權威期刊名單

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分學科權威期刊名單

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分學科權威期刊名單

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分學科權威期刊名單


責任編輯: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_国产ChineseHD精品_国色天香视频社区_最新加入cao超碰社区